另一位首长凑近细看,带着浓重口音笑道:“确实了不起。以往我们讲游击,多是小米加步枪,靠的是两条腿和地形。他倒好,把沉甸甸的大炮也拉出去''游击''了。“

        “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打破教条!“第一位首长兴奋地站起身,在窑洞里踱步,烟雾随着他的动作飘散,“哪个说游击战就只能是小股部队、轻武器?哪个规定重武器就不能打游击?王林同志就打破了这条看不见的绳索!“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从黑水峪一路向南划到镇原:“你看他搞的这个''游击炮战'',核心还是我们游击战的精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但他赋予了新的内容!他把无线电用活了,把炮兵的机动性和突然性发挥到了极致。大炮今天在东边山头轰一阵,明天就可能跑到西边河沟里打几发。让俞济时根本摸不着头脑,空有优势火炮,却找不到目标,只能被动挨打,最后被活活拖垮、打散!“

        其他首长深表赞同地点头,仔细研读着战报中的细节:“说得对。这不仅是战术的胜利,更是思想的胜利。不过,我注意到一个关键点——“他指着战报中关于通讯保障的部分,“王林同志能做到炮兵群分散配置、集中使用,靠的是出色的无线电通讯保障。各炮位之间,炮指与前沿观察哨之间,指令传达及时准确,这才是''游击炮战''能够实施的基础啊。“

        第一位首长猛地一拍大腿:“说得太对了!游击游击,既要''游''得动,更要''击''得准!没有可靠的通讯保障,再灵活机动的大炮也只是瞎眼的猛虎。王林这一仗,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哪怕是我们的游击战,也离不开通讯这个''神经脉络''。“

        这时,另一位首长沉思着说:“不过,我们也要实事求是。目前全军除了王林部,无线电设备确实很缺乏。但是,通讯保障的思路和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各部队要学习王林部重视通讯、善用通讯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通过传令兵、信号旗、简易信号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通讯保障体系。“

        “对!“第一位首长接着说,“而且要特别强调:今后各部队作战,要把缴获敌人的通讯设备作为重要任务!电台、电话、电线,这些都是宝贝!我们要像爱护枪支弹药一样爱护通讯器材,要通过一次次战斗,逐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可靠通讯网络。“

        “我建议,“另一位首长接过话头,“除了总结''游击炮战''的战术经验,要特别强调通讯保障的重要性。各部队都要加强通讯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要培养更多通讯人才。暂时没有无线电的,先学习通讯原理和组织方法;有条件的,要加紧训练报务员。将来我们有了更多重武器,更要靠通讯这根''线''来指挥调度。“

        “完全同意!“第一位首长斩钉截铁地说,“通知各根据地,特别是主力部队,要立即开展通讯技术的学习和训练。告诉他们,王林同志能用几门炮打出这样的胜仗,通讯保障功不可没!我们的指挥员不仅要学会打仗,更要学会如何保障指挥畅通。现阶段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同时要着眼未来,通过战场缴获逐步改善装备。“

        他越说越激动,转身对另外两位首长说:“要立刻把独立旅的这个经验,特别是''游击炮战''体现出的灵活机动的军事思想和通讯保障的关键作用,好好总结一下。要通报全军,让各个根据地的同志们都学习、都讨论!尤其是那些以后可能会得到一些重武器的部队,更要明白,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而通讯就是让人能灵活运用这些武器的关键!决不能因为有了几门炮、几挺重机枪,就把我们最宝贵的机动灵活给丢掉了,那就成了教条主义,要吃亏的!“

        “我看可以,“另一位首长点头,“王林这次打了个漂亮的示范仗,其战术思想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歼灭敌人一个师的战果本身。特别是他对通讯工作的重视,值得全军学习。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有计划地培养通讯人才,有意识地缴获通讯设备,为将来更大规模的作战做好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