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县李辽见势不妙,吓得面如土色,急唤左右心腹护持,却见亲兵早已死散殆尽,慌忙夺了一匹马,往城门奔逃。柴浩坤眼疾,早张弓搭箭,拽得弓如满月,左手稳似托山,右手轻若抱婴,觑得亲切,一箭飞去,只听“啊呀”一声,那李辽中箭坠马,腿软筋麻,尿湿裤裆,瘫在地上只顾讨饶。烬明提剑赶上,大喝道:“你这狗官,徇私枉法,爷爷前番饶你性命,你却屡次三番要害我等!今日断不容你!”说罢,手起剑落,血光迸溅,那知县魂灵早赴森罗殿去了。范则见烬明、天恒已脱险,便高叫道:“众兄弟休要恋战,速速撤离!”说罢怒挥九环大刀,连斩十余官兵,杀开血路。张天豪、邢彦钦合兵一处,柏宇晨、张洪凯断后,众人护着刘仝超等人,一路冲出扬州县,径投二龙山而去。
经此一役,殷浩、赵烬明、柴浩坤、刘仝超、宋晨豪、李天恒、田明暄、田明妍八人已与朝廷势不两立。范则又劝党景言等归顺梁山,景言一众久慕梁山威名,况众人本是天罡地煞临凡,殷浩七人与二龙山众好汉遂同投水泊梁山。正是应了刘仝超当日之言,天罡聚义,地煞来投,端的是一段好因缘。
且说柴浩坤闻知赵烬明、李天恒、殷浩三人脱险,便引亲兵前来辞行。拱手道:“既贤弟等已脱大难,愚兄就此别过。”烬明挽留道:“兄弟何不随俺同上梁山聚义?如今世道昏暗,正该好汉们同心协力,替天行道!”浩坤笑道:“古人云:‘大丈夫四海为家。’为兄只愿做个清闲散人,不惯山寨生活。”烬明再三苦劝,浩坤执意不从。只得把酒言欢,洒泪而别。
后浩坤在江陵府置办庄院,广结善缘。但凡遇着贫苦百姓,必倾囊相助。江湖上传闻,后云策其子明逖赴京应试,盘缠用尽。浩坤不但资助银两,更收为义子,将十八般武艺倾囊相授。浩坤寿至七十五岁,无病无灾,含笑而终。膝下一子名唤柴欢,尽得家传武艺,官至武昌总兵。可惜后来金兵铁骑南下,柴欢力战殉国,端的是一门忠烈!正是:乱世出豪杰,忠义传家风。后人读至此,莫不扼腕叹息。
有诗为证:
豪杰不恋功名事,散尽家财济世人。
七十五年终善果,儿郎忠烈报君恩。
当下事态分明,两处人马相聚,自然欢喜无限。党景言即命喽啰杀牛宰马,大排筵席款待众好汉。众人在二龙山盘桓半月有余,后点起人马,浩浩荡荡望梁山泊进发。陆丹婷等头领早下山十里相迎。
这一来,有分教:扬州县三虎脱险归山,梁山泊又添许多猛将。正是:聚义厅前添虎将,忠义堂上聚英豪。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sxmbdfnkj.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