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若不是讨董之战时,李世民被嬴昊给生擒了,被放回后,又和杨坚杨广父子争斗,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间的话,也不至于被困死在了关中,而失去向外扩张的余地。

        试想一下,李世民若是没有被生擒的话,那也就没有杨坚什么事了,继承董卓位置的人必定是他,西凉军自然也就不会分裂。

        若是再趁着二刘内战,入侵并拿下整个益州的话,那拥有秦国版图的唐国,战争潜力可就真的恐怖了。

        可惜,这一切都被嬴昊给破坏了。

        嬴昊先是破了李世民的不败金身,后又拿下司州堵死了唐国的向东的发展道路,同时挑破关西内斗,不给李世民发展任何壮大的机会,这才将李唐的发展给限制的死死的。

        可就算是如此,也没彻底限制住。

        司州大战,就是李世民对嬴昊的反抗,可惜不但失败了,而且还败得很彻底,让李唐输掉了一切,再无任何崛起的机会。

        本来世人看待李世民都是带有滤镜的,直至李唐被迫投降之后,他主动辞去王位,并且称臣,这才被彻底拉了下神探。

        与此同时,一直隐忍低调的刘秀,和苟到最后才爆发的刘裕,也开始了他们的弯道超车,在声望和势力上都超越了李世民。

        现在的李世民,声望已不足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可就算失去了所有光环的加持,他在世人眼中依旧是当世最强统帅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