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山河的办公室里,也慢慢地多了许多设计专利和一堆等待申请的表格。
很快,军训也结束了,初中时的五个班现在变成了三个,原来的一部分同学已经向社会分流了,有的人上了技校,也有部分人可能从此再无联系。
萌萌此时十分感慨,若不是赵山河出手拦着,此时的她也不会坐到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而是身处满是嘈杂和灰尘的技校车间里了。
不过,自己虽然从水深火热之中“出来了“,可赵山河却“进去了“。
为了检验自己的设计成果,很多特殊的零部件都需要他自己亲手制作并检验。一段时间里,几乎快住在厂里了。但是无论目前再怎么努力,成品率依旧太低,归其原因还是设备太老旧,成品精度和自己的设计目标差的太远,这也让赵山河大为恼火。
上次会见赵山河的六个人中,除了边政委和金厂长,另外几个可都是大有来头。一个是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市场拓展部***,也是金厂长的大学校友;一位是兰州军区主管新型装备发展的副司令,授少将衔;一位是从总装下来的军代表,中校衔,最后一位是利剑特种大队的作战部参谋长,副师级大校衔。他们都对赵山河提出的未来特种做战概念很有兴趣。而这一次兵器工业的那位拓展部黄总又亲自来了一趟,正坐在金厂长的办公室里。
“老金,什么事呀把我风风火火地叫过来。“黄有德一坐下便开始发问。
“唉,是我误人子弟呀!小赵早就给我提过设备升级的事,我一直下不了决心,人家现在把东西设计出来了,可是用我的设备加工出来后,发现精度差得太远,怎么试验都不行。你说我这不是误人子弟吗?“金厂长懊悔不已。
“噢?设计已经完了?”黄总惊诧道,“快让我看看”。
“只是一部分而已,设计出来了却我却做不出来,现在离展会也就不到一年了,光是测试检验就需要一年,我这才急了,喊你来帮忙。”金厂长解释了一下,“我这里最多只能到100丝,他要求达到800丝至1000丝。”金厂长诉苦着。
“嘶?要求那么高?那我这儿也做不了呀?我目前最好的设备也才到500丝。”黄总也无奈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