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助理去北京了,您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人做临时秘书,等我明天陪完专利局的人,就把后续的工作交给他,我需要尽快去一趟深圳。”赵山河商量道。

        “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嗯~~,细心、有亲和力,再有一定谈判能力的人就行了。”

        “还就行了?你这要求一点也不低呀?”耿主任笑道。

        赵山河也乐了,“这些都是基本配置吧?”

        专利局的人赵山河再熟悉不过了,去年没干别的,净和他们打交道了。一看又是老熟人,办事也利索。赵山河是“懂规矩”的,回回来时,车马费是绝不少给的,他痛快,办事的人更痛快。

        耿主任给他配了个临时秘书,25岁,外院毕业的高材生,主修市场营销,毕业后进了政府部门当起了公务员,可能是家里条件好,干了两天觉得没意思,一点也不刺激,主动要求调到开发区来“干点实事儿”,耿主任给她一说完,对方二话不说应了下来。

        可是第二天当邹琳见到赵山河时,浑身别扭。让我给一个小屁孩当秘书?主任的脑子怕不是让驴踢了?

        二人互通了姓名,赵山河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听重点,我后面走了,很多事情是要由你跟进的。”

        看着邹琳一脸的不情愿,赵山河只是笑了笑。可是等专利局的人一走,邹琳傻眼了,赵山河说的很多问题太专业,没听懂,这特么课都没上明白,还画个屁的重点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