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路宽导演、张一谋导演和所有开幕式导演组的工作人员,虽然在采访中一直看的到都是你们自信的态度,但这样的宏伟场面,想必也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致敬!请好好休息吧!”
“去年父亲到纽约工作,我和妹妹一起过来上学,其实在这边的学校里状况也不是太好,今晚在开幕式中途,很多排挤我们的外国同学发来了祝贺短信,这一刻我泪流满面,祖国就是我的后盾。”
“坐标硅谷,同事一直问我为什么看到无人机凤凰编队的涅槃会痛哭,我无法解释。因为这是百年前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的‘红日初升’,是浴火重生的民族魂!”
在更多的网络集散地,有人连夜剪辑开幕式高光片段,有人即兴撰写千字长文剖析文化符号,更多人在简单的“中国加油”、“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刷屏中达成情感共鸣。
这种跨越时区、无视语言障碍的集体表达,不仅是对奥运盛事的礼赞,更是对五千年文明在当代焕发光彩的集体认证。
当数字洪流席卷全球社交平台,世界也真正听见了东方巨龙觉醒的嘹亮回声!
凌晨12点40分,路宽、张一谋、陈伟亚等几位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成员,在新闻媒体中心接受采访。
虽然国内是夜间,但国际新闻要照顾到全球观众的时差,大型国际晚会结束后都有这个流程。
一进入新闻媒体中心,数百名国际记者相继起身,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席卷整个大厅。
镁光灯如暴雨般闪烁,将导演组成员的身影映照得熠熠生辉。
BB、法新社、路透社等国际权威媒体的记者们,无论立场倾向如何,此刻全都带着敬佩的神情,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这场史诗级开幕式的敬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