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伦料想她也应该不大清楚现在的局势:“北美主流媒体目前没有太多评价,但洛杉矶的十几家华人背景的报纸正在鼓噪。”
莎朗斯通还没有觉察出情况的严重性,挑眉撇嘴:“给我增加热度而已,无所谓。”
凯伦面无表情:“下午给你安排了《泰晤士报》的专访,你需要正式道歉,迪奥等品牌还在观望,目前只表达了关切。”
“道歉可以,不过我认为还可以再迟一些,你说呢凯伦?”莎朗斯通还在做春秋大梦:“我觉得这次这个好机会炒作一下,至少让我的名气再高些。”
“我知道你想继续跟基金会合作,甚至跟亚洲那几个很有钱的基金会合作。”凯伦看出了她的用意:“我希望你清楚,这钱比你的代言来说,究竟哪个更重要?”
莎朗斯通心里不以为然,代言归代言,这种嘴嗨一下就能赚钱的生意为什么不做?
这在国外是一条产业链。
即名目繁多、目的各异的基金会给名人赞助,希望他们对目标国家的人权、领土等内政问题“表达人道主义关心”。
近期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安吉丽娜朱莉以联合国爱心大使的身份去二毛家表示对战争的遗憾和难民儿童的关心,明码标价2000万美元。
这笔费用的支付方来自一个叫做美利坚国际开发署的组织,和前面的NED大同小异。
国内外遍布的狗粮发放基金,也是这个时代网络公智横行、砖家叫兽频出的原因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