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苯山也是赶的时代潮流,他通过这个艺术学院系统培养二人转、影视表演等专业人才,标志着从个体艺人向文化产业经营者的转型。
类似的当然还是路宽的电影学院,这在当时不算什么新奇事物。
某种程度上来说,路宽和北电合办泛亚电影学院,跟赵苯山的目的一样:
作为民营企业和民间力量,在庙堂之外建立自己的行业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垄断稀缺的行业资源。
唱二人传和东北民俗表演的,不经过我老赵的学历认证不行;
在国内拍商业电影的,没有我路老板的问界和泛亚电影学院的培养也很难!
当然,后者是一个产学研合一的跨国办学机构,除了学术话语权外,也被赋予了更多资本集散地的意义。
赵苯山见电话另一头的路宽不讲话,以为是自己好久不联系,上来就邀约有些冒昧,于是又补充了两句:
“路总,张导和余秋雨现在都是我们的文化顾问,还有倪萍、小崔这些老乡,我这次都想请他们帮帮忙。”
“学校申请硕士点位的其他要求都基本满足,就是想请你们这些文化名人和专家给架架势,要是实在不方便就算了,上次董婕的事情已经很承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