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所有的最高目标、行动链条、基本功积累、体验生活的代入方式都已经精通,演员走到这一步,就可以说从流水线上毕业了。”

        “下面的进步就是比较私人的事情了,艺术从来是没什么标准的,否则人人都能被流水线成影帝影后了。”

        他看着略有些迷茫的小刘解释道:“就像拿了两次奥斯卡影后的斯特里普,她演过尼科尔斯的《丝克伍事件》、雷德福的《走出非洲》、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等等不同风格导演和类型的电影。”

        “尼科尔斯要求演员深挖角色潜意识,雷德福偏爱自然主义表演,而波兰斯基注重戏剧张力。”

        “你虽然学的是格洛托夫斯基,但现在如果像梅尔辛所言去探索斯坦尼第三阶段的方法,就要跟不同导演合作和对抗,尝试各种风格的切换。”

        刘伊妃惊讶道:“对抗?”

        路宽点头:“是对抗,导演就一定对吗?”

        “如果是基础表演能力都没有或者比较平庸的演员,那就不要露怯了,但有脑子里有真东西的演员,导演是很喜欢同他们切磋琢磨的,谁都有思维枯竭的时候。”

        “戏剧理论家理查德·霍恩比说过一句话:伟大演员的突破性表演,往往诞生于与导演美学体系的对抗性磨合中。”

        小刘在心里咀嚼着他的话若有所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