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塘山》的时候为了准确、真实地展现灾难后的当事人反应,他和从老谋子那里借来的金牌编剧刘恒深入走访调研。
得出了很多更加贴近现实、而非导演个人臆想和戏剧化塑造的人群反应。
譬如70年代的塘山,其实大部分人刚刚遭遇天崩地裂后的亲人离世,是欲哭无泪的,根本没有力气痛哭;
再比如很多人都会像现在的小刘一样,死死地攥着爱人的衣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当时的触动和感受。
从心理学上看,这叫做情绪加工理论,这种反复的咀嚼和回忆是大脑在尝试消化极端情绪的自然过程。
路宽也乐见如此,他知道刘伊妃性格中的坚韧底色,在《历史的天空》中也曾遭遇很多剧烈起伏和波折。
现在向自己发泄、倾诉出来,不会导致情绪淤积,能够缩短恢复周期。
“不知道那几个受伤的人怎么样了,还有可怜的黑白团子。。。”
“我刚刚出去拿水的时候问了,有外伤的都上了急救措施处理,暂时没有太大危险。”
“基地的兽医给大熊猫也打了麻醉针,有一只骨折的已经包扎好了,没大问题的。”
路老板温声道:“别看它们是动物,其实生命力比人要顽强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