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斐潜便是又提起这个课题来……
写好了?斐潜看了一眼斐蓁,那就念念吧……
斐蓁从袖子里面掏出了几张纸,上下重迭交错了一下,显然是在寻找文章段落的前后次序,然后看了看斐潜。
斐潜伸手示意。
嗯嗯……斐蓁下意识的就要摇头晃脑起来,但是晃到了一半,便是偷偷抬了抬眼皮,然后脖子僵了僵,夫……嗯,这个夫……
斐潜低下头,忍住笑,装作摸胡子,似乎没听见斐蓁卡壳。
呃,咳咳……斐蓁重新活动了一下肩膀手臂,然后抬起头,声音一开始有点小,但是后面念着念着也大了起来,若夫渭水汤汤,泾流泱泱,沃壤既敷,嘉禾乃穰。陇翻金浪于三辅,田涌碧波于八川。郑白渠通,粟米如珠倾;龙首塬阔,麦苗似锦覆。官廪积陈陈,民庖备济济。此诚养人之德,亦见劝农之功。
然则饮食之方,贵在调燮。昔晁公上疏,言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故救急之策,非长治之道。今观市廛,有槐叶冷淘,榆钱蒸饼,乃充饥之物,亦有鹿胎猩唇,驼峰鲤尾,实竞奢之珍。上下之差长若此,富者穷山海之珍,贫者啖藜藿之食,则民气必乖,风俗必漓是也。
故当行平准之法,立常平之仓以均丰歉,设五均之市以平贵贱。此乃官吏之所责,引戎菽入苑囿,劝胡瓜植郊畿。昔日博望侯凿空,得苜蓿葡萄于西域,今吏员当勤政,授植菘蓣葱姜于乡闾。使老妪得渍韭卵于瓮,稚子可采凫茈于陂。
至若庖厨之艺,亦关教化。治大国若烹小鲜,调鼎鼐如理郡县。宜令三老掌乡饮酒之礼,博士授五味调和之方。效伊尹负鼎说汤,将烹饪喻治道,仿易牙辨水济民,以膳羞察民情。使黔首知春韭秋菘各有时,夏酱冬醢各有宜。则百姓饮德食和,自能致孝养亲,睦邻敦里也。
念完,斐蓁又是偷偷翻了翻眼皮,飞快的看了一眼斐潜,然后垂下眼皮来,静静等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