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去年年底上计之时,也有三成左右的郡县以各种理由推脱没到许县来。主要集中在冀州北部一带,以及青州徐州等比较偏的区域。
曹操对于青州和徐州的管理程度和管辖深度,包括掌控力度等,一直都不算好。
曹操对青州的控制始于收编青州黄巾军,虽然说这一支力量成为了成为曹操的核心军事力量,但是实际管理,依旧是长期依赖地方豪强。或者说,是由青州黄巾的屯田制度,强化了青州的经济支撑,而曹操派遣宗族亲信,遥领青州高官,然后将具体青州事务分配给了青州当地豪强。
因为利益和曹操长期捆绑,所以青州兵也长期效忠于曹操,直至曹丕时期才解散,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青州就没动歪心思,毕竟在历史上,在曹丕上任之后,青州军团解散和后期的济南叛乱,也可以证明其实曹操在青州推行的这种制度效用很一般。
至于徐州么,比青州更差。
曹操在徐州采取军事高压与分权拉拢并行的策略,但是现在曹操的军事已经不能再维持高压状态,所以盖子盖不上了,扑腾出来也就在所难免。
外部条件不利,内部同样没有理顺。
曹操虽然说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队伍,规范了思想,清除了一部分在团伙当中的不稳定分子,但是战绩上的缺陷,也使得曹操当下的威望远不如原本历史上的版本,现如今虽说还控制着豫州,以及冀州南部区域邺城一带,但是显然依旧是危机四伏。
尤其是在魏延从太行山之中突袭而出,对于冀州破坏,并不是在于城池和坞堡的毁坏,而是对于人心上的损坏。尤其是在春耕时期,魏延对于冀州的骚扰,加剧了严重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小农经济体制的毁坏,但是很显然,士族乡绅并不会因为战争就减少对于普通百姓民众的剥削,以至于冀州的百姓生活困苦,流民横生。
内忧外患之下,曹操也颇有难以招架的感觉。
最为可恨的,是骠骑军的精兵制度,竟然是在战争当中,一步步的壮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