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在各乡、亭、里张贴告示,言明任用乌桓维持秩序,实乃权宜之计,意在迅速安定民生,杜绝奸小。今见此法虽有小效,却伤及百姓尊严,有违仁政本意,故即行废止。重申汉家法度,强调公序良俗,凡守规矩、勤耕作者,官府必予保护嘉奖;凡损公肥私、扰乱秩序者,无论何人,必严惩不贷!此令由我亲署。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些跳得最高的,如崔氏之流,其心已明。不必急于压制,暂且冷置。但幽冀之地,并非所有士族皆如此短视。多去寻访那些素有清名、家道中落、或与本地大族关联不深、且通实务的寒门士子及小姓子弟。言明我意,「重建幽州,需才若渴。只要心怀百姓,通晓农桑律令,愿从基层小吏做起,踏实任事者,无论出身,皆可录用!」授以实权,负责具体乡里事务,但监管必须更严,考核其绩效、品行,优者擢升,劣者汰换,绝不容情!
辛毗一一记下,大都护……不过,即便如此……
这些举措,不就是和之前没什么太大差别么?
赵云明白辛毗未尽之言是什么意思,此一时,彼一时!借着当下乌桓鲜卑清理整治,尚未复燃之时,釜底抽薪,解决根源!
赵云的目光落在了田亩二字上,所有纷扰,根源在于「田亩」二字!田亩者,生之计也!人心浮躁,占小便宜,皆因近利大于远忧!光靠禁令,治标不治本……毕竟律令是要抓到,才有处罚!现如今既然罚以用过,不如以利驱之!
佐治,我们手头现在还有多少存粮和种子?赵云问道。
除去必须的军粮和预留的应急粮,可供调拨的粟种约……约五千斛。辛毗迅速回答。
好!赵云下定决心,立即着手,推行「立碑分田,按绩授田」之策!
立碑分田,按绩授田?辛毗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