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昔日混球带兵回乡

        雨还在发疯,风还在怒吼,大海仍在咆哮,闪电一次又一次地,不知疲倦地爆发着煞白的亮光,到处乱劈乱砍,哪个倒霉蛋如果真的碰上了,那必然是脑袋瓜搬家,身首异处,肢体残缺不全,“咔,咔”,震耳欲聋的雷声在黑漆漆的夜里像索命鬼似的飘荡着。

        安邦伦共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到日兆县城和胶澳(现:青岛市),他儿子大名叫安祥德,本打算让儿子既读书又练功,文,能做官,武,能呼风唤雨。那些抢来的、骗来的、霸占来的家产由于来路不正,总是让安邦伦心里揣着一个小兔子,寝食难安,无法心安理得。

        仗着他自己还年轻,他还有一帮狗腿子帮衬着,还有一帮官府里用钱买来的狐朋狗友,能够优哉游哉地过几年舒服日子,可是等自己老了呢?所以安邦伦千方百计地让妻妾们给他生儿子,千方百计地培养现有的儿子。再生儿子的愿望几经多年的努力,实践证明已经无法实现,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可是这个儿子没出息,好吃懒做,地痞无赖,不管是上私塾读书,还是上学堂念书,儿子不是打架就是逃学,儿子欺负穷人家的孩子也就罢了,可是儿子连地主家的孩子,有钱人的孩子,官家的孩子也不放过,几乎天天打的是头破血流,完全继承了安邦伦家族的血脉,混蛋王八蛋外加地痞流氓。

        由于还有家丁帮衬着,儿子更加无法无天,所以人送外号缺德祥。

        安祥德,八年前他十五岁,看外表挺拔俊秀,白白的瓜子脸,辫子在背上荡悠着,剃光头发的脑门显得很大很白,纤细的胳膊长长的腿,身着浅蓝的绸缎衣,套在青色马褂外,年纪不大,一脸的娃娃气,虽说还是个孩子,看那气质,走起路来有条不紊,不像是个小孩子,不像是浑身肌肉疙瘩的练武小生,更不像凶神恶煞,却像个白面书生。

        小小年纪的他却看上县衙一个捕头的闺女,想勾搭那位小姑娘,他仗着会两下子武功,打算跟一个捕头家的小姐比试比试,显摆显摆。

        这天,他跟几个家丁,闲坐在两城镇公办学堂对面的茶馆里,嬉戏着,眼睛不时瞅着学堂里的教室操场。

        这个学堂早年是德国人传教士开办的医院,一栋洋楼连着另一栋洋楼,欧洲风格,煞是气派,到处都有罗马人或者大卫的雕像,还有希腊神话里的诸神雕像栩栩如生。不知什么原因,德国人的医院关闭了,留下来的小洋楼变成了两城镇的公办学堂。

        其实,安祥德也是这座学堂里的在读学生,他自己硬是不上学堂了,他嫌弃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老是管制着他,念书他也背不过,常挨罚,写字,既不愿意砚墨也不愿意练字,他自己执意不上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