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面对的很多难题,或许都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甚至需要几代人,乃至于无数时间经年累月的努力。

        但以朱易为首的学宫书院中人,却将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北极冰海上建起书院,向西的大漠,向东的广阔汪洋之上,向南的莽荒之地,自然也都不会例外。

        易经书院面向的人群,也从来不限国别民族,各种各样的化外之民,都可求学。

        在朱易的指引下,在玄门天宗乾天殿一脉弟子的帮助下,书院先生们更可以轻易的跨越荒漠戈壁,或者远渡重洋,或者深入荒莽大山,将他们的学问带给那里的原住民。

        设身处地的同原住民接触,了解他们面对的问题,接受他们的反馈,从而针对性解决最迫切需要面对的难题。

        虽然不论是玄门天宗的威势,还是易子朱易个人的声望,都隆重至极,但学宫书院的求真务实风格,还是在传统读书人群体中,引起不少议论。

        在当年镜湖学宫初建之时,了解其中具体情况后,争议便已经存在。

        之前两界战争后,朱易开始逐步推广,切实的对固有文人群体造成冲击后,这方面的争议便更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文坛的风向,终于开始渐渐发生改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