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我没有。”

        “这些年来,我先在河西村困顿于贫家,接着读圣贤书,后来走出南阳。去了孟津,见过无助绝望的流民。去了洛阳,见过抗倭将士们的满腹委屈不甘。”

        “再后来到开封,我跟着老师,在一家小学堂里,听到一群蒙童,喊我……崔夫子。”

        “而后我就一直在想,那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这些天,我有思路了,所以我想,说给你们听。”

        皎洁月光下。

        说话的崔岘,被一层月芒笼罩。

        聊起‘梦想’,他远不如在辩经台上那般肆意张扬。

        但此刻的他,是鲜活的、真实的,带着人情味儿的。

        他的眼睛好亮、好亮,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你们想一想,等这家小书院开起来,几年,亦或者几十年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