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斥责过崔岘的读书人,也附和道:“是极是极,此人回答了‘关雎’的问题,和昨日……李兄回答的差不多。”

        听到这话,众人哄笑。

        那位被称作‘李兄’的学子,更是羞愧涨红了脸。

        但苏师兄却并未笑,而是挑眉嗤笑道:“差不多?辩经一事,几个字不同,意思便大相径庭,何来差不多一说?”

        “你书都读狗身上了?竟说出这般没脑子的话。那贾邵怎么回答的,跟我复述一遍。”

        131、除了崔岘,其余人都是垃圾!

        院子里陡然陷入沉默,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不安。

        在马车里斥责过崔岘的那位读书人,勉强挤出个笑脸,把崔岘的回答一一复述。

        而后小心翼翼道:“苏师兄,您来评评理,贾邵这个回答,是不是和昨日李兄的回答,差不多意思?”

        众人都看向苏公子。

        他们也觉得意思差不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