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斗胆效颦,非为矜伐。唯愿以《周易》‘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为舟楫,共溯圣道沧溟!”
“虽效晏婴‘挥汗成雨,张袂成阴’之辩,然守《礼记》‘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诫。”
“今登斯台,非为角胜。义理可诘,锋刃不交;胜败常事,樽俎存情!”
“若蒙诸公不弃,请以三事为约:一曰‘以经解经,不涉谶纬’;二曰‘义理相诘,不伤雅谊’;三曰‘日落息辩,秉烛联诗’。”
“纵有龃龉,当遵晏子‘和而不同’之训,诸君以为然否?”
这是五年后,少年郎崔岘第一次登台亮相。
于万千人惊艳的注视下,他站在辩经台上,不卑不亢开口。
张扬肆意,却又谦和温润。
纵然仍旧震惊于崔岘和贾邵是同一人,但他这一番开场白说完,立刻便引来无数看客喝彩叫好。
绝世大才子,果真名不虚传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