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生:“没有。”

        程时好无奈:“我要你们考虑舒适性呢?”

        周新生:“我想着先运行顺畅以后,在慢慢加。”

        其实他觉得没必要。一个一两千块钱的农用机械还要考虑使用舒适性,感觉像是多此一举。这东西不是节能,耐造就行吗?

        程时:“光有这个是不够的。减震做不好,转向不灵活,用的人会很累,就达不到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周新生拿出本子和笔来:“请你给我讲讲,我记下来再去改。”

        程时:“我看你的图纸发动机的减震是做了的,可以继续优化,比如在发动机与机体连接处加橡胶减震垫。然后就是选用高精度齿轮和链条。刚才那个共振的问题,需要加强整体结构刚性,在机体外壳添加隔音材料来解决。”

        “你们要去研究一下汽车的人体工学设计的理念。比如手柄的弧度和粗细符合人手握持和操作习惯,安装减震套或柔软的握持材料,减少操作人员手部疲劳。手柄高度和角度要设置成可调节的,让不同身高和操作习惯的人员都能找到舒适的操作位置。手柄附近要设置一些便捷的操作按钮或开关。这个你们自己去琢磨,我不可能讲得那么全面。同理去考虑座椅,倒后镜,操作按钮的设置。”

        其实还有很多,但是因为现在的传感器和自控技术做不到,所以说了也是白说。

        “既然你今天出了问题,来问我。我就索性把你后面可能遇见的问题都讲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